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北京金风科创待遇 24小时自助刷双击

客服   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奋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危机为一些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北京亦庄的企业选择了乐观,满怀必胜信心。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北京亦庄继续前行,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它创新的后劲越来越足,调整的步伐也更加有力,一个国际高端产业新城一步步向人们走来。

对于像金风科创这样的企业,思考的问题是壮大而不是生存。在北京亦庄,新能源产业不仅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还在扩大产能,加速前行。

走进北京亦庄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大楼流淌着现代气息,运输车辆像一条条长龙停在车间门口,风电设备的每个部件都很大,宽大的厂房里工人们正紧张作业。总经理王进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更加扶持新能源产业,全球风电市场的需求非常强劲,我们抓住这一机会,加快发展。

金风科技2006年北上亦庄创立金风科创,新基地已经竣工投产,还计划建设二期风电工业园项目。金风科技每年100%的增长速度没有因危机到来而放缓。

外向型的企业,只要拥有技术优势北京金风科创待遇,产品的调整就能带来转机。中科晶电信息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是世界砷化镓行业产品线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仅用于LED照明的砷化镓材料一项,中科晶电就赢得70%以上的国内市场和20%的国际市场。总经理助理刘波说,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没变,原来出口比重大,现在调整产品结构转向国内市场,过完春节企业又开始三班倒,不分昼夜赶订单了。

为诺基亚配套的北京艾科泰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则转向积极开拓国内机顶盒市场。“公司调整力度很大,今年1月深圳工厂的家庭通讯业务转移至北京工厂,由于有强大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又保留了900名员工,现在我们已经为家庭通讯业务生产做好了准备。”人力资源经理范锦宝说。

危机给许多高速奔跑的企业带来休整的时间,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表示,企业正寻求一切办法,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入,抓紧时间研发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继续提升品质,以充分的准备迎接产业的复苏。

SMC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亦庄的老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总经理赵彤说,我们正在做两件事,一是对员工进行大规模培训,苦练内功。二是国外订单不足,在国内寻找市场空间,目前在开发区已找到两家合作伙伴。

企业的拼搏,为北京亦庄增添了希望的亮色。

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

北京亦庄的成长是一个奇迹,一个后来居上的奇迹。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当危机来临,开发区遇到真正的考验,坚持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并将全力以赴。

“助企业,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在开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发区今年主要任务。他强调,越是在危机面前,越容易发现问题。我们要抓住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全面、客观、准确地审视过去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今日的北京亦庄,已经云集了2500家中外企业,工委、管委会领导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成为风气。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订单从国外转到国内,生产线也随之调整,准备在国内扩大产能,开发区就建立企业应对危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扩产,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调研中,看到很多大企业不愿意裁掉多年培养的人才,转而进行大规模培训,开发区就在培训方面积极给与帮助,为50家企业经理进行了培训和辅导。

为了让一些转产的外资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开发区加快协调许可证审批,让待岗员工早日上岗。

去年,危机刚刚袭来,开发区在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应对危机中开始发挥作用。

开发区颁布实施了首个科技创新鼓励政策: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日前,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两个项目喜获支持,公司成为首个获得《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的企业。

创新体现在增强开发区资本市场的活力上。2008年,开发区与北京银行签署银政全面合作协议,从2009年起北京金风科创待遇,开发区将连续三年每年拿出20亿—30亿元财政资金,通过发行债券和推动企业上市,撬动市场资金500亿—600亿元,投入到高端产业发展上,预计形成2000亿元左右的产值。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9年全年开发区计划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45亿元,重点用于做好征地拆迁、道路、桥梁、轻轨、能源、城市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和功能。

迈向国际高端产业新城

危机不仅是考验,也给开发区的发展走向带来新的启示:建立更加合理的产业体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开发区更加坚定了目标选择。

应对危机的时刻,也是北京亦庄调整结构,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机。北京亦庄将提升4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对开发区的贡献,大力发展数字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和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

绿色能源正是开发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我们来到北京亦庄,把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都拿到北京,正是看重北京的窗口作用,金风科技的发展方向与北京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这个产业能够更快速的成长。”金风科创公司董事长武钢说。

实践证明,金风科技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当年拿地当年投产,在北京亦庄仍能保持100%的增速,企业不仅设备从天津港出口十分便利,还吸引了跨国公司的人才。

以金风科创为依托,北京亦庄与金风科技将打造北京风电产业园区金风科技园。产业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提升。

2008年,开发区共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360名。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活跃。建立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开发区分中心,出台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扶持政策,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依托,建立了开发区第一个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覆盖开发区10余万产业工人及周边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技能培训平台。

诺基亚研究院等一批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的企业研究机构相继落成,以百泰生物为核心的“抗体产学研联盟”正式成立。开发区共有18个项目被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建立了全市第一家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工作站。2008年开发区企业共申请专利79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80.6%。

3月2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北京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紧密的合作,共同促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及主导产业发展。开发区年纳税额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将有望享受到北京海关“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监管服务。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