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拼多多助力网站在线刷低价

客服   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科技实力再创新高,万众创新蓬勃发展。5年来,上海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全面提升科研基础能力和发展能级;坚持面向未来超前谋划,主动布局一批代表前沿科技的先导产业……

“上海科技”联合解放日报、上海科技报推出迎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展示上海科技创新工作这五年耕耘及踏实前行之路。

回首过去5年,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重要进展,已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

C919大型客机、量子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天问”“天和”“天舟”“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这些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背后都蕴涵上海科技力量。上海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平台,3家在沪国家实验室和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发展。

在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方面,上海已制定并正在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在电子信息、精准时空定位、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领域,上海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开展了一批技术验证与应用示范。建成了8英寸硅光子研发和中试平台,为企业提供器件和工艺研发等服务。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能源设施等行业实现应用,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超限制造相关技术在制药、精细化工和医疗器械领域应用验证取得良好效果,规模化应用前景初显端倪。2021年,全国批准上市的42个1类创新药中,有8个出自上海,全国占比约1/5。

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引育体系加快形成。截至2021年底,在沪两院院士共185位。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为支撑的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创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提升创新策源力

5年来,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申城出现,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这类机构是有别于传统研发机构,具有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特征的独立法人单位。有些新型研发机构侧重基础研究,上海期智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家研究院是上海市科委所属事业单位,由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牵头组建,有望孕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

有些新型研发机构侧重技术研发和转化,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其中的代表。目前,上海已建成15个功能型平台,它们以支撑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目标,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核心技术突破,为产业链各环节供给高水平技术,旨在弥补市场缺位,完善创新生态,支撑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第一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和产业化。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已申请专利757件,服务企业680余家,孵化出15家集成电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带动投资超过20亿元,在嘉定区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集群。

2021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总部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上海市科委设立的市属事业类新型研发机构,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主体。长三院正在联合苏浙皖三省相关机构,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

改革科技体制机制

释放创新主体活力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呈“双轮驱动”关系。过去5年,上海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不断改革突破,持续释放出创新主体的活力。

2019年,在系统总结科创中心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科改“25条”),在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激发广大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创新文化建设6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为加快构建适应创新发展规律、科研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体制机制做好系统设计和总体部署。

2020年,市人大表决通过并实施《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这部法规以科创中心建设的“基本法”、保障法和促进法为定位,通过开展顶层设计,按照“明确建设主体、明晰建设内容、突出核心要素支撑、推动形成创新生态”的逻辑主线,综合科技、经济、金融、教育、财政等各方资源,将现有政策中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做法予以固化、提升和完善,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技”服务的奖酬金提取,事关科研人员的收入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构建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科改“25条”提出:“经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奖酬金提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酬支出,均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这项改革政策给广大科研人员带来了“真金白银”。

2022年,市人大表决通过并实施《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条例强调科普工作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原则,并明确了市区两级政府、科普主管部门以及宣传、教育、卫生健康、文旅、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在科普工作中的职责;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支持、培育和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提升双创环境

形成载体融通式发展格局

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之一,上海的创新创业环境5年来也在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底,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超过500家,经营场地总面积超过340万平方米,孵化和服务的企业和团队近3万家,覆盖科技类创业者超40万余名。

从2017年起,市科委提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要以,围绕“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对各类载体进行引导和扶持。2020年,在载体“三化”培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市科委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制定了《上海市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 (试行)》,构建起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的全市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

在政府推动下,双创载体融通式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科研机构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如中科院微系统所建设的“新微创源”,联合物联网上下游企业以及应用场景的终端用户,共同打造了“长三角工业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生态实验室”,为入驻孵化器企业的研发减负,促进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又如宝武“吴淞口”创业园,依托集团科技、人才、资本等,建设新材料研发共享平台,集聚了新能源电池材料、3D打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其中80%的企业已融入宝武生态圈。

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

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在科技创新领域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要以,如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为强化科技创新制度政策协同和联动,三省一市人大协同立法,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市共享,2021年11月,《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发布,法规专设长三角区域共享章节。

目前,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科学装置23个、大型科学仪器3.7万余台(套)。自2019年4月开通至今,长三角平台访问量达160万人次。

在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方面,2021年长三角协同开展科技攻关243项,占三省一市获批国家立项总数的75%。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组建长三角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团队,联合承接“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科研任务。

近年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和马鞍山四地试点,发放科技创新券金额1.2亿元,已兑或拟兑付金额超过千万元。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推动数字人民币首次实现了科技领域的场景应用。

科技金融前伸后延

科技创新迈向多层次资本市场

近年来,科技金融从债权、股权、资本市场、风险保障、组织构架等多维不断深入融合、持续探索和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更深刻地理解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更多的金融资本聚焦科技创新,寻找到“风险”与“收益”更佳的平衡点。

2010年底,上海市科委联合各委办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和措施,试点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履约责任保证保险,迈开了引导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步伐,近五年来,“3+X”科技信贷产品共计为超过9000家次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资金超过4000亿元。

在资本市场方面,科创板的推出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早期创新研发型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便捷的退出渠道,支持优质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获得规模性融资进一步投入科研提升技术。截至2021年底,累计上市企业377家,募集资金总额近5080亿元,其中上海近1518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为强化科创板的牵引作用,提升技术市场要素配置能力,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市科委通过设立上海技术交易所,促进技术与数据、资本等要素市场协同发展,实现技术交易效率,鼓励科技创新投入到技术资产的研究应用上,探索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资产披露制度。并建立“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针对入库企业进行分层级针对性的服务。截止2021年底,已有入库企业近1600家,其中正式登陆科创板企业已达24家。

“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

积极开展国际科创合作

5年来,上海以国际视野主动谋划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升合作层次,努力支撑和服务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发展。

上海已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其中多半是发达国家的创新主管部门。近年来,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但稳固了“基本盘”,还扩大了“合作网”,新增了新加坡、俄罗斯圣彼得堡、德国巴伐利亚州等政府间国际合作伙伴。

上海积极响应国务院《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精神,在科技部支持指导下,近年来重点在生命科学、天文、海洋等领域布局培育有能力主导参与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主体。

“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于2020年启动,力争在2035年完成猕猴的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复旦大学牵头的“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在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已建成世界首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组测量平台。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正牵头中国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区域中心的筹备,助力中国科学家利用SKA做出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依托同济大学成立了中国IODP办公室,正在努力成为与美、日、欧盟并驾齐驱的IODP第四个平台提供者。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是服务国家科技外交的“大战略”。2017年8月,上海发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指南,在全国率先从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等方面推进工作。截至目前,上海已支持近180名青年科学家来沪开展短期科研工作;支持与23个国家共建28个联合实验室,覆盖医药健康、信息通信、能源及新材料等领域;支持在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共建14个国际技术转移与孵化服务平台。

浦江创新论坛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每年在沪召开的国际性科技盛会。2021年第十四届浦江创新论坛,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50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创新观点。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全球集聚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最多的年度科学会议,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论坛主办方宣布创设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首设数学与智能科学奖、医学与生命科学奖两个单项奖,每年评选一次,每个单项奖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上海持续突破创新吸引集聚外国人才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外国人才服务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4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6万余份,占比约19%,集聚外国人才和高端人才的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共为1271位外国人才办理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共有59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居全国前列。上海市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在全国率先向各区下放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权,已下放至全部16个区和临港新片区,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国家战略任务承载区设立服务窗口,已形成市区两级共23个外专服务窗口,外国人才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上海科技”联合解放日报、上海科技报出品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