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 小米手机一键锁屏键在哪里卡盟24小时自动发卡平台

客服   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 小米手机一键锁屏键在哪里卡盟24小时自动发卡平台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作者 | 蒋常德 肖运涛 新渔生物科技

一、 营养价值

光合细菌营养丰富,其菌体含蛋白质60%以上,每克干燥菌体相当于5千卡的热量。其蛋白质含有鱼虾类所需全部氨基酸,同时光合细菌含有丰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含量高,此外还具有较高含量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生理活性物质,如辅酶Q10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营养成分较全的细菌。

表1所列复合光合细菌与传统报道的光合细菌细胞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与酵母等其他生物比较,显然,光合细菌的细胞成分优于酵母和其他种类。它所含的丰富维生素和多种活性物质,可以增强动物体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和增长率,而且迄今尚未见有毒性菌株的报道,这些都是光合细菌作为单细胞蛋白质和鱼、虾、贝养殖中优良饲料添加剂的科学依据。

复合光合细菌主要由富产多糖物质的荚膜红假单胞菌,耐高盐且降硫化氢能力强的沙氏外硫红螺菌和降解亚硝酸盐、硫化氢能力强的桃红荚硫菌等三种光合细菌混合发酵而成,尽管复合光合细菌的蛋白质含量较传统报道的稍低,但其维生素,烟酸,叶酸,辅酶Q10,胡萝卜素都偏高。复合光合细菌菌液的菌体浓度大于8g/L,其液体中所含多糖物质大于0.4g/L。

表1 光合细菌细胞主要成分和其他种类的比较(综合自孙颖民等,2000,韩菲菲等,2004,和小林正泰,1978,数据)

二、 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始于日本,随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单位,在海、淡水鱼类、虾类、贝类养殖及苗种培育,鳖、鳗鱼等特种水产,轮虫等饵料生物培养中应用光合细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鱼、虾苗成活率;提高饲料蛋白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01◆对虾类使用PSB作为营养添加剂的研究数据收集

1、促长增产,规格整齐,个粗体靓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山东威海市双岛养殖二场选用两个自然条件相近的池塘进行光合细菌喂养对虾的试验。对照塘29348平方米(44亩),试验塘35351平方米(53亩),两塘放养密度相同,光合细菌用量为每100千克饵料添加300毫升菌液用喷雾器把菌液喷在配合饲料上。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试验塘的对虾规格整齐,均匀,个体粗壮,色泽好,单产比对照塘的增产10.58%。由于对虾个体规格大,故收购价较高,每亩多增收552.6元。

2、作为开口饵料,提高成活率

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光合细菌投喂对虾苗,每5天按3公斤/亩泼洒光合细菌,虾苗投放密度为200-325万尾/亩,试验池虾苗平均长度比对照池提高了17.4%,成活率提高了111%。比如泥鳅从孵化到捕食轮虫阶段,其死亡率达99%,当以光合细菌作为开口饵料时,其成活率可达60%。

3、崔竞进等利用几株光合细菌混合液作中国对虾育苗期辅助饵料 ,在无节幼体投放前和蚤状幼体 Ⅱ期向50m³试验水体中分 2次投放PSB,使水体含菌量4000/ml ,发育至蚤状幼体时 ,虾苗普遍比对照组胃肠饱满 ,且托便率较多 ;由蚤状幼体 (Z³) 后的第4天转变成糠虾Ⅰ期时 ,试验池的变态率比对照池提高了3倍 ,且幼体挂脏率低50%;由糠虾(M)发育至仔虾(P)时 ,试验池仔虾数比对照池多1倍,多出虾苗近百万尾,且个体大,均匀,健壮。

4、乔振国等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 (含干菌2~4g/L) 投喂东方对虾,饲料菌液添加量12L/kg,经过40d的室内饲养,试验组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16.2%。

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 小米手机一键锁屏键在哪里卡盟24小时自动发卡平台  第2张

5、成活率高,增产显著

黄美珍等用光合菌喂养长毛对虾,试验池对虾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3.0%,饵料效率比对照池高 15.7% ,平均产量3150kg/h㎡ ,比对照池增产121 %。

6、提高饲料蛋白转化率,促长增产

许进香等在对虾养殖中,使用光合细菌的结果表明,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和3%的光合细菌,虾体增长速度比对照组的分别提高15.06%和28.92%;而且光合细菌能明显提高对虾对饵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对照组对虾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76.95%,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范围为57.16%-83.75%;而添加3%光合细菌的试验组对虾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7%,氨基酸消化吸收率范围为70.27%-89.44%。这说明光合细菌具有能改善对虾对饵料营养物质吸收利用功能之作用。这可能也是光合细菌能促进对虾增长的原因之一。

7、观赏鱼虾,体色鲜艳

据陈斌等介绍,类胡萝卜素能明显改善鱼,虾等水生动物的体色。光合细菌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一类细菌,当他们被观赏鱼和虾类等食用后,可使他们的体色显得更鲜艳。

02◆鱼、鳖、贝类使用PSB作为营养添加剂的研究数据收集

1、张永红等向培育草鱼夏花的池塘投喂 PSB (红螺菌科细菌),第1天剂量为 10 mg/L ,第 2~27 天剂量为 1mg/ L ,投喂方法是将 PSB 拌于豆浆中在池塘中均匀泼洒,试验池比对照池成活率提高 27. 5 % ,提高产量 360 kg/ h㎡ 。

2、王育锋等用 PSB 菌液 (含球形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胶质红假单胞菌 ,菌密度 21. 2 亿/mL) 培养鲢、鳙、草鱼、鲂鱼大规格鱼种 ,每 1kg 饲料喷拌菌液 6 mL 投喂 ,并先后 2 次向养殖池中泼洒 4 mg/ L PSB菌液 ,经过 3 个多月的饲养 , 鱼种成活率较对照池提高了27. 8 % ,增产 183. 85 kg/ h㎡,饲料系数降低 0. 13 ,每 1 kg鱼种生产成本降低 6. 96 %。

3、史家梁报道,向孵化后 10~50d 的真子鲽鱼苗池中泼洒 PSB ,所用 PSB 为 5g/ L 的菌液 ,每天给 0. 6mg/ L ,与真子鲽活饵 (轮虫等) 一起投喂 ,80 d 共投入 48 mg/ L ,鲽鱼平均体长比对照组增加24 % ,平均体质量增加 46 %。

4、原永党等利用几株PSB混合液作为海湾扇贝幼体及稚贝培育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育苗生产试验 ,浮游幼体生长速度提高了18.3% ,浮游期成活率提高了 20.3 %,幼体提前 30h 出现眼点 ,稚贝变态率提高14.5 %,产量提高94%。

5、张道南等利用经沼泽红假单胞菌强化投喂的枝角类投喂孵化后的金鱼苗,15 d 后 ,鱼苗平均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4. 4 %;用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液投喂 0. 1m3 水体内的脊尾白虾蚤状 Ⅱ期幼体 ,每天投喂 140 mL(含干菌 2 g/ L) ,经 19 d 培养 ,虾苗幼体变态率为 94. 1 % ,成活率 63. 7 % ,而对照组变态率 77 % ,成活率 44. 4 %。作为辅助饵料 ,PSB 起补充营养、改善代谢机能、提高饵料转化率的作用 。

因此 ,用 PSB 作鱼虾贝类幼体开口饵料时,大大提高了幼体成活率 ; 笔者在养殖草鱼水花池塘试验,试验塘每天拌喂8L复合光合菌,其它与对照组相同操作。试验塘的浮游动物明显较对照塘多,水色一直维持在黄绿色,试验组成活率达到86%,而对照组只有56%。拌喂光合细菌的试验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顾组。将 PSB 菌体加入饵料有效提高了饲料效率。

6、黄钧等在饲料中添加红螺菌属的光合细菌饲养月鳢鱼种时也表明,在饲料中添加5%的光合细菌后,与对照组的相比,月鳢鱼平均体长增加2.9%,平均体重增加9.31%,饲料系数降低9.96%。在饲料成本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的降低4.94%-12.22%,平均降低8.55%。

7、试验表明,在温室养鳖中使用光合细菌收益大。方法是每天在饲料中添加4%光合细菌菌液,全池泼施。首次使用量为20ppm或40ppm,以后每天用2-4ppm。结果与对照池相比,池中cod,氨氮,硫化物等均明显降低,而溶氧增高,稚鳖增重率比对照组高75%,幼鳖增重率高20.2%-22.2%,成鳖增重率高16.4%-17.7%。由于水质良好,鳖显得活泼好动,个体大,发病率低。而对照组的鳖发生有穿孔病,红底板病,红脖子病等,个体小,体质差。

PSB 用于鱼虾幼体开口饵料时,其用量通常为 50~100 mg/ L ,分早、晚 2 次泼洒投喂 ; PSB 做饲料添加剂时,文献报道的用量通常为质量分数 0. 2 %~5 % ,将菌液稀释后均匀喷洒在配合饲料或鲜活饲料上即可投喂。

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 小米手机一键锁屏键在哪里卡盟24小时自动发卡平台  第3张

但笔者经过三年的试验,复合光合细菌拌料使用量如果用量低于2%,短时间使用效果不显著,我们在养殖成品虾过程中,一般光合菌液的拌料量5%-30%,其效果更为显著,对虾的肠道修复与抗病能力(防治对虾红体)有显著的提升,虾体颜色通透,卖相好;熟虾虾壳颜色深红鲜亮,口感鲜香嫩滑,接近天然口感。

(二)培养饵料生物

枝角类、轮虫、丰年虫等微型浮游动物是水产养殖中不可缺少的初期饵料。这些初期饵料是人工培养鱼苗、虾苗、蟹苗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用光合细菌培养这些饵料生物具有良好的促进其生长繁殖的作用。

用饵料酵母培养的轮虫,其质量与天然的不同,几乎不含类胡萝卜素。用它作饵料饲养日本特产油香鱼,往往会使油得鱼患夜盲症,鱼体常常会碰撞池壁,影响其正常生长以育。而用光合细菌饲养的轮虫,其体内含有多量的类胡萝卜素,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而且轮虫的密度可达每毫升500-1000个以上。

用光合细菌培养卤虫,可提高其孵化率,1个月后又可产卵,可多次重复增殖,从而可以减少购买价格昂贵的卤虫卵。在养殖水体中,凡施用光合细菌者,其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增加,种类组成亦变化,易为鱼虾类食用的饵料数量增加更为显著。

魏文志和陈立使用红假单胞菌属的光合细菌为浮游生物的开口生物饵料喂养卤虫。光合细菌投放量占养殖水体的0.1%,0.3%,和0.5%。结果是添加上述不同量的光合细菌饲喂的卤虫,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的高18.10%,27.61%,25.71%。卤虫平均体长比对照组的高16.26%,83.74%和109.17%。卤虫内禀增长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对卤虫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量所做分析表明,施用上述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喂养的卤虫所含蛋白质分别比对照组高11.6%,13.3%,8.5%;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比对照组的高7.64%,0.27%,2.77%,这表明光合细菌不仅促进了卤虫的生长,还提高了卤虫的营养价值。

姚雪梅等采用光合细菌和面包酵母,螺旋藻粉混合轮虫。结果表明,投喂适量的光合细菌的轮虫增殖明显加快,投喂光合细菌新鲜培养物(接种后培养7-14天的)与老培养物(接种培养4个月后)对轮虫的增殖效果相近。当光合细菌配合酵母,螺旋藻等投喂轮虫时,效果最佳,因为三者在饵料营养上起到了良好互补作用。

多刺裸腹蚤俗称红虫,是一种常见的淡水枝角类,营养价值高而且易被鱼类消化,是广泛用作淡水鱼虾蟹苗种生产的活饵料。光合细菌对它的生长繁殖同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光合细菌的施用量在合适浓度时对多刺裸腹蚤的增长才有促进作用,施用浓度太高则不仅无促进作用,反而会抑制多刺裸腹蚤的生长,陆建学等发现当沼泽红假单胞菌施用浓度为16mg/L和32mg/L时,多刺裸腹蚤的生殖量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平均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54倍和1.4倍,但肖施用量浓度高达900mg/L时,多刺裸腹蚤的生长繁殖便受到严重抑制。

(三)改善水质

水产养殖的最大问题是怎样为鱼、虾、贝类保持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水质是影响养殖成败的关键。能够保持适宜、干净的水环境,就可使养殖生物摄食旺盛,生长正常,疾病减少,从而获得增产稳产的效果。

自然的淡水、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103-104个光合细菌,它们在污染水体的净化、合适环境的形成与保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工养殖的水环境中,鱼、虾、贝类等的生长密度常达到自然界的数百倍,是人为造成的一种异常环境。水质污染成为一个常态和变量,养殖水体的绝对干净成为鱼虾蟹的美梦,甚至养殖过程的水环境污染成为养殖户的噩梦。

在养殖过程中鱼虾的排泄物和残饵、死藻使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氨氮、硝态氮、硫化物和其它有毒物质也会更多地产生,溶氧下降,只靠天然存在的少量光合细菌,远远满足不了养殖环境净化的要求,结果导致水质恶化,使鱼摄食和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发病死亡。如表2,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有效地转化有害物质,使养殖池的溶氧量增加,PH适宜,氨氮、硝态氮降低,有益于藻类和微型动物数量的增加。于是,鱼、贝、虾等摄食正常,生长迅速,疾病的发生大大减少。

表2添加光合细菌改善水质的效果

注:1、 +表示增加量,-为减少量,+-变动幅度。2、除PH外,各项目单位为mg/L

复合光合细菌主要由富产多糖物质的荚膜红假单胞菌,耐高盐且降硫化氢能力强的沙氏外硫红螺菌和降解亚硝酸盐、硫化氢能力强的桃红荚硫菌等三种光合细菌混合发酵而成,因此,其能明显降低水体中的硫化氢与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笔者在阳江某高位池养殖场所做案例跟踪。

(四)防治病害

光合细菌是养殖水体的有益微生物,由于它们对污染环境的净化和水质的保护,对鱼、虾、贝类必需营养和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补充,因而使鱼、虾、贝类生长正常,抵抗力增强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疾病减少。不仅如此,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除了能有效防治因营养缺乏所致的疾病,如鱼的夜盲症,还能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疾病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光合细菌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力,1965年,日本静冈县因发生鳗鱼“贫血病”,使养鳗业损失惨重,而少数池因投施有光合细菌,鳗鱼却生长正常,未染此病。后来的研究结果认为可能是光合细菌中所富含的叶酸起到了防止鳗鱼贫血病的作用。

在梭子蟹育苗中,通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防病,结果导致梭子蟹生长缓慢,并且有抗药性,成本高,效益低。丁志起等改用光合细菌代替抗生素培育梭子蟹苗,把光合细菌和常用饵料配合投喂。

结果表明:

①共育出期幼蟹190.5万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出幼蟹3.17万只,培育成活率为35%。

②育苗期间从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各个阶段变态顺利,没有发生病变和不良反应。幼蟹大小均匀,体表光滑,附肢完整,无病无伤,游泳能力强。

③整个育苗期间,水质清新,水体无异味,不变质,前期不须换水,后期少量换水。可见光合细菌代替抗生素培育蟹苗有很好的效果。

张信娣等采用嗜酸红假单胞菌,球形红假单胞菌和红荚硫菌等3株光合细菌,研究它们对能使鱼类发生败血症的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

结果发现,其中只有球形红假单胞菌的代谢分泌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余两株光合细菌的代谢分泌物无此种抑制作用。但当3株光合细菌与这两种病原菌共同培养时,由于光合细菌的代谢生长占优势,对这两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他们认为这3株光合细菌是通过生长和代谢优势进行空间和营养物质的争夺来阻止病原菌的增殖的。

笔者利用复合复合光合细菌在对虾池中试验,坚持拌料5%以上的养殖户,其对虾在周边都出现红体时(100-120头/斤),能够坚持到养殖出虾(40-60头/斤)。笔者认为光合细菌本身的营养与多糖物质会大大提高虾体自身免疫力,从而导致其抵抗力大大增强,而能抵抗住一般病害。

一般认为,光合细菌可防治水产动物病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据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者推测,可能是光合细菌促进了水体中放线菌的增殖,从而抑制了致病菌的活动。因为当池塘施用光合菌后,其放线菌/病菌的比例显著增大。

第二,光合细菌改善了鱼、虾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王梦亮等发现对鲤鱼投喂光合细菌后,鲤鱼肠道中光合细菌最高检出数为4.78+-0.75(Log/g肠道内容物),肠中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数量明显低于不喂光合细菌的对照组,而有益的乳酸菌显著高于对照组,气单胞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也有增多趋势。

同时,光合细菌还可以使肠道内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等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8倍和2.94倍,可见,光合细菌有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拟杆菌的增殖,使肠道中微生物数量通过其他微生物,特别是有益微生物的增加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在动物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拟杆菌本是正常菌群的一员,但对某些血清型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病原菌,引起动物出现肠道疾病,而光合细菌则有助于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肠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等活性的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第三,光合细菌能明显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是以溶菌酶活性的高低为标志的。因为水生动物体内的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特别是鱼的生理防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沈锦玉等发现,将光合细菌添加至饵料中饲喂鲫鱼和罗非鱼后,鱼的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喂光合细菌的对照组,例如,在鲫鱼和罗非鱼的饵料中添加5%的光合细菌,其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鱼的10.7倍和11.3倍。

不管光合细菌对水产动物病原菌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抑制的,它们对致病菌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三、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环境选择适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使用量。一般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 用作鱼、虾、贝、蟹幼体开口饵料用添加剂

宜选择红螺菌科的复合菌株。用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进行全池泼撒。用作开口始浓度50-1000ppm(菌液浓度8-10亿、毫升,吸光值 >1.6),用作饵料添加剂则为10-20ppm,隔2 至3天投放一次。

(二) 用作鱼虾成体养殖饵料添加剂

选择着色菌科复合菌株,添加量为饲料的2%-30%,直接拌入饵料。

(三) 用作鱼、虾、贝、蟹水泥池育苗及养殖的水质改良剂

选择红螺菌科及着色菌科复合菌株。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5-10ppm全池泼撒,隔2至3天一次。

(四) 鱼、虾、蟹池塘养殖

选择红螺菌科及着色菌科复合菌株。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5ppm全池拨撒或拌入细沙、粘土中撒入池底,隔7-10天一次。

PSB蛋白氨基酸全面,维生素丰富,活性物质含量高,成为当前高蛋白配合饲料营养短板的有益补充,提高了饲料粗蛋白转化率,营养利用率,均衡体内营养,有利鱼虾蟹肝肠免疫架构的提升,增强鱼虾蟹抗应激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残饵、粪便对养殖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全面认知PSB,正确理解PSB的营养价值,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内合理、适量拌料添加高活性光合细菌,对外定期给养殖水环境泼洒光合细菌,既是鱼、虾、蟹对营养平衡的生理需求,也是对生态养殖回归的理性要求,更是对科学养殖态度召唤的必然!

以上文章中摘录内容的作者及出处

朱章玉 光合细菌的研究及其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242-287

田维熙,张华北 光合细菌的净水功能及其在对虾防病中的应用 饲料与畜牧 1995(4):12-13

吉海平,李君 光合细菌应用动态 生物工程进展 1997,17(4):46-50

张永红 ,等. 光合细菌添加在草鱼夏花培育中的效果. 水产养殖 ,1996 ,(5) :13.

王育峰 ,等. 用光合细菌菌液池塘培育淡水鱼种的实验. 水产学报 ,1990 ,14 (4) :347~350.

史家梁,光合细菌 ( PSB) 与日本水产养殖. 水产科技情报 ,1995 ,22 (5) :212~216.

原永党 ,等. 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1999 , (3) :46~50.

崔竞进 ,等. 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7 ,27 (2) :191~194.

乔振国 ,等. 以光合成细菌菌液作为对虾配合饲料添加剂的初步研究[A ]. 中国科协工作部. 饲料科技发展新途径 (水产部分) [C]. 1988. 170~174.

黄美珍 ,等.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福建水产 ,1996 ,(1) :27~34. 张道南. 等. 红螺菌科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作为鱼虾类饵料添加剂的初步研究[J ]. 水产学报 ,1988 ,12 (4) :367~369.

黄钧,韦勇刚,等 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养月鳢鱼种的初步试验 广西畜牧兽医,2000,16(1):17-18,34

魏文志,陈立 光合细菌在卤虫饵料中的应用 水产科学,2004,23(1):15-17

姚雪梅,兰珍贵,等 光合细菌配合面包酵母与藻粉培养轮虫的实验 齐鲁渔业,2003,20(6):31-33

陆建学,盛文权,等 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蚤培养的影响 海洋渔业,2007,29(3):235-239

黄金林,汤锦如,等 光合细菌在家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研究海水鱼虾蟹贝病害防治技术,2000,21(4):15-17

许进香,韩继福,等 光合细菌促进对虾生长的作用机理初探 饲料工业,1992,13(4):31-32

丁志超,王桂英 梭子蟹育苗使用PSB替代抗生素技术 齐鲁渔业,2004,21(2):4

张信娣,金叶飞,等 PSB对鱼病原菌的生长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659-663

王梦亮,郭小青,等 光合细菌(PSB)对鲤鱼肠道菌群及肠道消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微生态杂志,1999,11(3):146-147

沈锦玉,尹文林,等 光合细菌HZPSB对水产养殖水质的改良和对鱼类促生长作用 科学通报,2004,20(6):481-484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