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浙江 通用技术 快手粉丝业务免费快手作品播放量

客服   浙江 通用技术 快手粉丝业务免费快手作品播放量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教师节来临之际,浙江大学公布了新一届永平奖教金名单。化学系方文军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吴飞教授获得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各获颁奖教金100万元人民币。

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由浙江大学校友段永平先生于2011年所设,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设有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提名奖三类。通过表彰功底扎实、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卓优、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树立爱生重教标兵,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全校形成爱岗敬业、奋发向上、教书育人的工作氛围。

方文军教授:培养学生永远是老师的第一要务

课堂教学累计约4300学时、近六年年均超过200学时、学生数约4510人……深耕教学30余年的方文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一线教师”。

方文军是博士生导师,承担着众多国家科研任务,但他教的最多的却是最基础的本科生通识课、实验课。比如《普通化学》,讲台下坐着的都是刚刚跨入校门的大一学生,又比如《物理化学实验》,方文军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实验做起,逐步过渡到能自主完成中级、高级实验。

教书育人和科研一样,是一门学问。《普通化学》是通识课,如何给不同专业背景的萌新们上好课,方文军动足了脑筋。他常常从熟悉的生活经验讲起,从现象中抽丝剥茧,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

“荷叶上晶莹的小水珠,大家都见过,甚是可爱。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水在荷叶上会结成水珠而不铺展?”在课堂上,方文军引导学生们用化学的思维看问题。

原来,荷叶表面有一层疏水的蜡状物,可以保护荷叶不易受水的侵蚀。方文军又发问,为什么成分相似的叶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疏水性呢?进一步通过实验观测可知浙江 通用技术,原来是因为表面结构不同。由一个习以为常的现象,方文军告诉大家化学的基本思维和学习方法:“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一个物体的性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从此入手。”

“上课要‘扣得细’,基本概念准确了,基础扎实了,化学的思维掌握了,才能像骨科医生那样拥有一双‘透视’的眼睛,从现象看到本质。”方文军说。

而在他的课上,不仅能发现化学的奥秘,还能接受到“文”“史”“哲”的熏陶。他给学生讲徐光宪院士的科学和教育思想、周厚复教授一家爱校荣校的故事、侯德榜院士和侄子侯虞钧的家门传承,教导学生从前辈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家国情怀。他将化学里的“可逆过程”比作一种思想境界——系统对外做最大功,给予得多,索取得少。化学现象是这样,教书、做人亦是如此。

传道受业之外,方文军将大半心血花在课下为学生解惑中。邮箱、微信、钉钉……各种各样的沟通渠道都向学生敞开。即使在出差的时候,遇到有同学求教,方文军也会为学生耐心解答,涉及复杂公式或图像的,他会在纸上写好拍照给学生。

经年累月,他投入答疑的时长甚至比课时还要多。《普通化学》课程每周只有3个学时,但方文军多年来坚持每周安排4小时现场答疑,为了能让上晚课的同学也能赶上答疑,他常常等到晚上10点多。《中级化学实验(II)》每次6学时,方文军常常是从早到晚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不计时间,只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有效的训练。

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教学一线,背后的动力可以用一个“爱”字概括。方文军热爱化学。被问到在科研中如何面对困难、保持热情,方文军觉得这一点都不难,他说:“勤勤恳恳地学、脚踏实地地做,每合成一个物质、每解决一道难题,都是一种成就,都能给我带来喜悦。”

方文军更热爱学生。他笑称自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就是喜欢整天“驻扎”在实验室里,跟学生呆在一起。这份无私的爱在他刚参加工作时就已萌生。从浙大本科毕业后,方文军放弃直接免试读研机会,留校担任辅导员两年,从此与学生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做辅导员的时候,更多时间我要去关心那些学业掉队、家庭困难的学生,我知道他们能考入浙大,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只是暂时在某一阶段遇到了困难。”方文军的话里饱含对学生的包容与关怀,“我的工作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成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浙江 通用技术 快手粉丝业务免费快手作品播放量  第2张

后来浙江 通用技术,他上了研究生、博士生的课,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到低年级课堂,手把手地为学生打好基础,把热爱化学的种子早早地在学生心中埋下。

下周浙大即将开学,方文军又将迎来一批新的学生,每年这个时候,他都无比期待。“学校之所以是学校,老师之所以是老师,是因为有学生。培养学生永远是老师的第一要务。”方文军说。

吴飞教授:科研反哺教学,教学驱动科研深入

吴飞的研究领域有些“高大上”,但身为老师,他在教学上的建设耕耘可以用“接地气”形容。

吴飞现任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涉及多媒体分析、图像理解、智能化感知交互等等。在20年的职业生涯中,吴飞参与并见证了国家和浙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性战略规划。现在,如何把人工智能研究的接力棒通过教学传递下去,吴飞有独到的见解。

在最开始给学生讲人工智能时,吴飞常常拿蒸汽机打比方。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曾被历史学家赞誉为“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但是它必须与纺织工业、冶金行业、交通行业等结合,才推动人类整体迈入工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也和蒸汽机一样,是一种具有通用目的的战略使能技术,具有赋能众多领域的潜力。

秉承“厚基础、促交叉、强应用”的理念,吴飞希望培养“AI+X”交叉创新性人才。

吴飞为学生们发起搭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智海,创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智海”一词,寓意“有智之能,方可驱动时代变革,有海之容,便可赋能万物更新”。

各种各样的火花在智海平台上迸发。同学们通过线性回归方法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通过电话交流记录预测打工者融入城市社区的概率大小……“在这个过程,同学们如果发现已有算法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就思考研究新的方法,研究热情也就迅速被教学场景问题点燃。”吴飞说,“当一个好老师,要以科研反哺教学,与此同时在教学中也要驱动科研深入,教与学自然相长。”

2021年4月,吴飞与来自浙大、上交、复旦、南大、中科大和同济六所学校计算机专业老师联合华为、百度和商汤公司等共同开启“AI+X微专业”辅修项目。该项目通过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和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形式,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授人工智能基本知识体系。今年4月,来自六所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66位同学获得了“AI+X微专业”辅修证书。

学生时代,吴飞读了很多浙大老师编写的教材,前言落款中的“笔于求是园”五个字使他对“求是园”心生向往。2019年秋天,吴飞在《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教材前言的撰写中,也认真写下了“笔于求是园”的落款。

教材编写是吴飞工作的另一大重心。他认为,教材是国家事权,体现了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和内容。

这样深刻的认识,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那时,吴飞刚从美国做完访问学者回来,潘云鹤院士问他:“是否从伯克利带回了对计算机学院学生有用的教材、课程?”吴飞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科研合作项目向潘院士汇报,但却被这个提问深深触动。“我从潘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一门好课程、一本好教材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他后来回忆说。

适逢2016年学院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吴飞对教材的撰写也提上了日程。他一边上课,一边开始编写。2018年起,吴飞还开设了后来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目前已有15万人选课的《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几轮授课下来,教材主体内容逐步形成。“如果不认真讲课,肯定写不出好教材,这个过程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不断螺旋上升。”对于课堂和教材的关系,他这样总结道。

如今,吴飞不仅在高校有一群学生,还收获了一批中小学读者。2019年,吴飞花费一整年时间,撰写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人工智能初步》,目前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市使用。同时,他还面向中小学生撰写了《走进人工智能》数字科普读物,在喜马拉雅等平台已被播放10余万次,基于此扩充的15万字纸质科普读物,将于今年10月出版。

所有一切,源于他将前沿科技与普罗大众共享的心愿:“科学研究可以让知识一直保持在前沿状态,科学普及以知识传播手段则能让更多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累积的知识。”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