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快手似进军支付业务

客服   快手似进军支付业务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采花毛尖”茶叶成为湖北茶叶的第一品牌。从二○○三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全新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水稻、蔬菜、水产、畜牧、茶叶、油菜、水果、棉花、苎麻、蚕桑等十类较为稳定的农业板块基地和板块经济区。 记者曲河摄

从2003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全新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5年来,全省已初步形成水稻、蔬菜、水产、畜牧、茶叶、油菜、水果、棉花、苎麻、蚕桑等10类较为稳定的农业板块基地和板块经济区。

这些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建立起来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板块基地,集成多种生产要素,配套建起一个个加工企业,以批量、优质、丰富、驰名的农产品,撬开了国际国内大市场。

打基础,管长远:从基地建设起步

提起农业板块建设,不得不说起一件往事。

2003年4月,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带队到日本、韩国考察,外方提出向湖北一次性订购2万吨芝麻。令人尴尬的是,随团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但没有一家敢接这个送上门的订单。原来,湖北虽然是芝麻生产大省,每年总产量达到20万吨,但缺乏成片种植基地,收购起来非常困难。外方订购不了了之。

湖北号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然而,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矛盾历来十分突出,农业生产陷入两难怪圈: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难卖,另一方面市场上需要的大批量、高规格的农产品难求。

典型的小而全。用农业厅厅长陈柏槐的话说就是:“一车装不下,两车装不满!”

在回国后的调查中,这种刺激更是不断:恩施茶被浙江商人以每市斤17元收去,稍作加工包装,就成了每斤350元的“西湖龙井”;英山茶成了安徽名茶的原料供应者;宜昌茶被冠以“信阳毛尖”的名义高价出售;梁子湖螃蟹摇身一变成了身价倍增的“阳澄湖螃蟹”……

快手似进军支付业务  第2张

差距是明显的:湖北农产品丰富,但缺少大规模、标准化的基地;质量优异,但是没有叫得响、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牌。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建设板块基地,发展板块经济。

这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性措施。省委、省政府为此专门制定了2003年至2010年《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一个由政府强力主导、各部门共同推动、广大农民热心参与的格局形成。

从2003年到2007年,省级财政共投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专项资金2.78亿元,各市州和县、市政府调整投资结构,整合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移民、扶贫、科技等各项支农资金,捆绑用于板块基地建设的资金每年都在6亿元左右。

各地广辟融资渠道,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投资板块基地建设的热潮。2003年以来,共吸引社会资金近50亿元。

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全面提升农业品质

板块是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形象称谓。

板块建设也是一个工作抓手,是集成优势的有效载体。

5年来,为建设农业板块基地,全省新建道路3000多公里,水渠2800公里,架设电网4889公里,安装频振杀虫灯3万多盏……各地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大做文章,根据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推动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

种植业板块基地由于品种类型多、分布区域广、市场潜力大,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附加值的重要渠道。

在优质稻板块中,全省有29个项目县市,建设面积达到1648万亩。形成江汉平原、鄂中丘陵、鄂东平原三大板块。连片成块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作业等技术,推广轻简栽培、稻鸭共育、稻虾连作等高产高效模式,效率高效益高成本低。新认证无公害稻米产品50个,稻米及其制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251个,板块基地优质稻订单面积达到73.3%。

快手似进军支付业务  第3张

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形成总面积达120万亩的茶叶板块。三峡库区和丹江库区形成柑橘板块。鄂北和鄂中形成沙梨和桃子板块,总面积300万亩。“秭归脐橙”、“宜昌蜜橘”、“汉水梨”等品牌走俏国内外市场。

具有传统优势的畜牧水产,由于创新了板块基地养殖模式,不仅带动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催生出新的产业链。以发展优质三元猪为主,涌现出襄阳、枣阳、曾都、钟祥、松滋、仙桃等年出栏肉猪百万头以上的县市区和一批常年养殖量在10万头以上的板块乡镇,全省各类养殖小区发展到1591个。以仙桃、潜江、洪湖、监利、汉川、鄂州为核心的400万亩名优水产品养殖板块,养殖水面占全省50%,除了出口大量鲜活水产品外,加工、物流等新产业也蓬勃发展。

几年来,各市州在基地建设上,注重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统一品种、统一使用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生产市场需要的统一规格和统一质量的产品,农产品商品率和优质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从建设板块基地到发展板块经济

5年的实践证明,围绕板块基地培育主导产业,是一条建设现代农业、壮大区域经济的新路,是一条农民、企业、政府共赢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农业大县、大省向农业强县、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

快手似进军支付业务  第4张

农业板块基地成了湖北响亮的名头。板块形成之后农业板块 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了稳定的原料基地,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大企业纷纷落户湖北,目前销售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17家,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5家。引进和培植如武汉中粮、仙桃绿生、湖北神丹等130多家畜禽加工企业,新增生猪加工能力40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8000万只,辐射带动300个专业村、15万个专业户和500多个养殖小区。

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品牌创建的主力军。如粮食类的“国宝桥米”、“福娃”,水产类的“德炎”、“外婆家”,畜禽类的“精武鸭脖”、“神丹”,茶叶类的“采花毛尖”等正在成长为全国较有影响的产品。

各地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由建设板块基地到发展板块经济,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思路上,始终盯住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徐长堤说,“发展板块经济给农民和企业带来的增收是实实在在和前所未有的。”

京山桥米有机稻米基地出产的稻米,每公斤批发价达到26元农业板块 建立,是普通稻米价格的10倍;采花毛尖原料基地鲜叶收购价达到每市斤50元,是普通茶叶的5倍;宜都柑橘精品园的柑橘每公斤批发价达到14元,是普通柑橘的6倍。

据统计,板块基地的核心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年均递增500元以上,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姜月波 通讯员江绣屏)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