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精鹰传媒新三板 快手在线双击网址免费

客服   精鹰传媒新三板 快手在线双击网址免费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现代快报讯(记者谷伟)今年以来,A股市场打新股的收益持续高企,三人行、万泰生物等“大肉签”不断出现。但问题是,中签率太低,很难中签。现在有一个几乎100%中签的机会要来了,你参不参加?7月1日起,新三板精选层首批挂牌公司开启申购,包括艾融软件、颖泰生物等7家公司下周申购,贝特瑞则是在7月6日申购。精选层打新与A股市场有何不同?真能100%中签吗?

△精选层首批申购公司 记者制图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

开户门槛:日均资产百万,两年投资经历

去年10月,证监会宣布启动新三板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精选层的推出。与A股相似的竞价交易制度、挂牌满一年可转板,上精选层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小IPO”。另外,此前新三板个人投资者500万元以上的门槛,是新三板活跃度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而随着精选层推出,投资者参与门槛则降到了100万元,并要求具有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历,或具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等。

这也是参与精选层打新的基本门槛,首先你得去开个户。现代快报记者咨询多家券商了解到,通常而言,已经有A股账户的投资者,满足两年投资经历要求,在交易软件上选择“开通新三板交易权限”或“挂牌公司合格投资者申请”等,参与知识测评和风险测评通过,并且过去1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在100万元以上就可以直接开通了。

全国股转公司此前透露,截至6月19日,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开户数已达116万户,单日最高开户数达4万户。

那么,距离7月1日首批申购的时间已经不够10个交易日了,咋办?不用着急,有网友说了,“如果你有500万,放两个交易日就行了……”当然,如果没有,再等几个交易日也没关系。精选层目前正加速推进精鹰传媒新三板,截至目前,已经有56家公司获受理。从6月10日开始,挂牌委已经马不停蹄地开了12次审核会议,审议通过22家精选层申报企业,其中14家已获证监会核准。

100%中签只是理想状态,时间要赶早

6月18日,艾融软件和颖泰生物两家公司率先公布精选层挂牌发行文件,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公司进入发行阶段。

精选层打新究竟跟A股市场有何不同?首先是没有市值要求了,但需要实时缴款。现在A股市场参与打新股需要提前有一定比例的市值,申购中签后才要缴款。申购数量上,主板上交所主板是1000股,深交所是500股,科创板是200股起步,而精选层是100股起步。

最重要的是,与A股打新现在的“碰运气”不同,精选层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是按比例配售,理论上可实现“申者有其股”。这就是传说中的“100%中签”。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申购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按比例配售最小单位为100股,获配股份后不足100股的“零头”部分,汇总后再按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申购者依次配售100股,配完为止。

也就是说,假设某家公司网上发行2000万股,网上投资者申购总量2亿股。假如你申购了1900股,本来应该获配190股,但实际上是先配售给你100股,剩余的90股跟其他投资者的“零头”一起汇总后重新拿出来配售,按照时间顺序,挨个配售100股,时间靠后的一些投资者,很可能就分不到了。

所以参与精选层打新,一方面是资金量要尽量充足,尽可能保证首轮获配数量,另一方面时间还是要赶早,避免最后的零头被“刷掉”。

破发并非不可能,选股也很重要

A股市场多年来“新股不败”的特点,让打新几乎成了无风险套利。但实际上,新股破发并非不可能,尤其是科创板推出以后,去年12月4日上市的建龙微纳首日就曾破发,第5个交易日才回到发行价上方。据申万宏源统计,在已上市的前110家科创板中,有13只股票出现过盘中破发,最大破发幅度为28.8%。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精选层破发也并非不可能,实际上,“新股不败”的现象可能很难在精选层重演。首先是因为精选层老股不锁定,挂牌后除了实控人、控股股东和持股10%以上的老股东要限售以外,原先其他股东的大量持股可以直接流通精鹰传媒新三板,新股上市后就可以抛售,这就给打新股带来了风险。另外,与科创板一样,精选层新股定价市场化,首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后面涨跌幅高达30%。这将使得二级市场套利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此外,由于精选层仍旧拥有100万元的投资门槛,其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也让一些投资者担忧。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呈现较为分化的局面,一些股票受到热捧,另一些则乏人问津。

那么,首批申购的精选层新股应该怎么选?由于申购资金需要冻结3个交易日,所以下周7月1日到3日申购的7只新股中,出于资金集中的考虑,大部分投资者只能优先选择1只新股申购。申万宏源建议优先选择颖泰生物和艾融软件,前者是农药原药、中间体制剂的头部企业,后者则是较为领先的金融IT服务方案供应商。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