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农业天气谚语 卡盟平台自助下单网站刷钻卡盟

客服   农业天气谚语 卡盟平台自助下单网站刷钻卡盟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杨立艺崇明城桥镇人,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崇明文史研究会会员,著有教育文集《耕余集》,曾主编《海农文化》、《崇明航海文化》等乡土教材十余种,撰写过多篇崇明籍教育名人传记。©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崇明天气谚语(之二)

往期回顾:杨立艺|崇明天气谚语(之一)

崇明天气谚语的释例

(本文根据杨立艺、施仲君编写的崇明民间文化乡土教材改写,经秦卫堂老师审阅)

在农耕社会中,许多地方的农民都会观天象、预测天气,来方便他们的生产生活。但是如崇明的农人那样,根据时令、节气、天上日月风云的变化,地上动物植物的反应,总结出如此系统的天气谚语,相当于古代的一部《农政要略》,并一直流传至今的,确实少见。“古代崇明人在耕种渔猎之余,注意观测气候、物候,并经过了无数次的增删和修正,编成顺口好记易于流传的谚语,成为他们的另一种劳动——这实际上已经是气象、文化领域的创造了”(徐刚《崇明岛传》)如同春秋时期的《诗经》和历代民歌一样,这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

与广大的内陆不同,崇明四面是水,濒临江海,长期来沙洲之间又互相隔离,即便现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也仍然未连成一体。这种环境造就了崇明三岛气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全市的气象预报,可能与岛上就有出入。这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非同小可。所以产生了千百年来崇明岛自成一体的天气谚语,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口耳相传,延续至今。

崇明的观天专家、被称为“崇明岛上天公公”的秦卫堂几十年来作气象预报,并搜集了大量的天气谚语。在他著的《长江三角洲天气谚语应用》一书中,把670多条谚语分成16类,本书引用的谚语主要来自该书。这里,根据他的解释,把在崇明地区流传广泛的若干谚语做简单释例。

崇明人对冬夏季节温差的描述,往往能用很形象的语言作描述,《冬至九九歌》和《夏至九九歌》便是集中反映。

冬至九九歌

冬至是一年中要进入最寒冷的时候了,隆冬就从这时开始。古时候,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根据气温的变化,从冬至日开始,每隔九天作为一个转换,从12月22日到12月30日为头九,12月31日到第二年的1月8日为二九,以下类推,共定十个“九”。这样,12月22日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21日,共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气温变化是从寒冷开始,渐渐降至一年的最低温度。继而又由冰天雪地渐渐转向草长莺飞,春回大地。为了便于记忆,崇明祖先把这个“九”,编成了“九九歌”,十分顺口好记。其内容是:头九二九农业天气谚语,犟汉不出手;三九廿七,梧桐山吹得笔直;四九中心腊,河里冻煞老绵鸭;五九四十五,家家吃点冻豆腐;六九五十四,泥里出芦刺;七九六十三,补袜两头搭;八九七十二,黄狗讨荫地;九个九,抖个抖;九九加一九,麦苗绿油油农业天气谚语,耕牛遍地走。

夏至九九歌

《夏至九九歌》根据气温和天气的变化,从夏至日开始,每隔九天,作为一个天气变化阶段,划分为十个阶段,共计九十天。《夏至九九歌》内容如下: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廿七,坐仔汗出;四九三十六,挥汗去汰浴;五九四十五,带着凉帽去走路;六九五十四,乘凉要泼水;七九六十三,早晚穿衣衫;八九七十二,夜晚盖单被;九个九,还有热阵头;九九加一九,马上要入秋,粮棉遍地收。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

在农村里广泛流传着“行得春风有夏雨”这条天气谚语。这条谚语的含义是什么呢?春风是指4月份的东三面风,即偏东风、东南风和东北风。夏雨则是指6月份的雨量,实际上是指梅雨。完整的说,这句话的意思是:4月份偏东风多的年份,当年的梅雨将会增多。那么怎样才算偏多呢,据气象专家测算,凡4月份超过15天就属于东风偏多的年份了。在秦老师的专著中,举出如下年份数据说明:

1983年4月份偏东风达20天 ,当年的梅雨量达到270mm,梅雨期出现7次大暴雨。

1999年4月偏东风由24天,当年的梅雨日达38天,雨量达816mm,创百年历史最高纪录。

2002年4月偏东风由27天 ,当年的梅雨量达到262.4mm, 也较常年明显偏多。

发尽桃花水,必定旱黄梅

每年6月上中旬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就要进入梅雨期了。因为这时江南的梅子正处于成熟阶段,所以叫它梅雨。也因为这个阶段空气十分潮湿,阴雨天多,日照较少,家里的许多东西容易发霉发黄,所以又称“黄霉天”。

农民历来十分关心入梅和出梅的日期以及梅雨的多少,因为它与农业生产的关心非常密切。入梅偏早,对夏收非常不利,麦子、油菜容易遭雨淋而霉烂;雨量多,对早秋作物如棉花、蔬菜、瓜果之类的生长和培管都不利。而且梅雨期中冷暖气流的相互对峙,形成拉锯状态,容易产生雷暴、冰雹、大风大雨等强对流天气,使农田受涝,农作物受损。

其实崇明农民总结的这条谚语对天气预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关键是正确理解什么是“发尽桃花水”。“桃花水”是指桃树开花阶段的降雨量,根据崇明的情况,一般在清明前后的各十天左右的总降雨量。那么,怎样才算“发尽”了呢?根据秦老师搜集的历年气象资料分析,这个阶段的总降雨量达到或超过80mm;或者降水强度足,日降水量大于10mm,的达4 天,这样的“桃花水”算是发足了。气象专家根据多年的资料分析证明:桃花水和黄梅雨之间确实存在着反相关,桃花水发足的年份,黄梅季节的雨量就少,群众称之为“旱黄梅”。

白露日的风和雨

“白露日的雨,到一处坏一处”,这句谚语在崇明的流传也极广,因此,每到白露节之前,人们便非常关心天气变化,只怕当天下雨。在农村还有一条农谚,叫做“白露东风,十个铃子九个脓;白露西风,十个铃子九个空”。劳动人们在长期来的观测中,通过对白露这个关键日子的天气情况来推测下阶段的天气趋势。归结为:白露日吹了偏东风,下阶段雨水就要多,造成棉花烂铃,所以说“十个铃子九个脓”;吹了偏西风,下阶段雨水将会减少,晴天较多,对棉花生长有利,所以说“十个铃子九个空”。

白露是天气转凉的开始,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头不露”。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白露以后赤膊、下河游泳的日子不多了,因为这时的气温会逐渐下降, 北方冷空气南下的机会多了。那么白露日的天气情况和风向为什么对下阶段的天气好坏、气温状况由一定的指示作用呢?这时因为白露日(包括前后一二天)吹偏东风,说明北方冷空气活动还未增强,控制本地区的暖湿空气还比较稳定。但小股冷空气会不时扩散南下,这样冷暖空气交流频繁,雨日、雨量将会增多。同时,因为暖湿气流还会在本地控制一个时期,往往会出现气温偏高的天气,病虫害就容易发生,对农作物、蔬菜瓜果等生长都不利。这种现象农民们看得多了,便总结出“白露日的雨,到一处坏一处”的谚语。

立秋时节的“秋啦啦”

下雨的时候,一般来说总是漫天乌云。但奇怪的是,在立秋前后一段时间,天空中往往只有一小块云或一长条云,也并不怎么黑,却能下起一阵不小的雨来。这种云,农民们称它为“造桥云”。这时候的雨,因为一会儿阵雨哗哗,一会儿太阳高照,甚至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于是就有了“秋啦啦”的说法。

“秋啦啦”正好是早秋作物的收获季节,给收场的稻子、玉米等带来麻烦,有趣的是——当你看到艳阳高照,刚把粮食柴草晒好,不知会从哪里飘来一朵乌云随即雨就来了;而当你看见乌云压顶,急吼吼奔到晒场或家中收拾东西时,雨却突然停了,烈日依旧高照。

立秋前后为什么会有“秋啦啦”呢?这是因为大暑和处暑这一时期正是太平洋副惹高压带控制华东地区的时候,日照足,天气热,吹的大多是东南风或南风,这种风会带来大量的暖湿空气,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的蒸发上升。当水汽蒸发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水滴,从空中飘落下来。立秋前后,阳光照射强烈,气流波动较大,水汽的蒸发忽快忽慢,上升得水汽与冷空气交流有先有后,所以天空出现的云状成条条块块,俗称“造桥云”。谚语说“造桥云,雨淋淋”。这种雨不会大,下得时间也不会长,所以崇明谚语又说“云里雨,吓小鬼”。“秋啦啦”有时一天会出现几次,给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一定麻烦。

“秋啦啦”尤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一时期正是棉花、水稻生长的旺季,若逢伏旱严重的年份,则对缓解伏旱,对各种作物、特别是对棉花的生长十分有利,农民说“未秋先秋,棉花罗朵像绣球”,就十分形象。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

“ 春霜不隔宿”这条谚语在农村尽人皆知。其实这句谚语还有后半句叫“隔宿就要赖”,这是许多人不一定知道的。赖,在崇明话中是拖拉的意思。

春霜,实际上是指在农历节气惊蛰前后出现的霜,之前出现的还不能算是春霜。那么,什么样的春霜会“不隔宿“呢?什么样的春霜不但会“隔宿”而且还会“赖”,即连续出现几个好天气呢?

春季是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会出现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春霜不隔宿主要看两个方面:一看冷空气势头强不强,降温幅度大不大;二看西南地区有无暖湿空气东移,且速度快,就能维持两个以上晴好天气。谚语“霜后被风连晴天,霜后东风一日晴,霜后南风连夜雨”是有一定道理的。

什么是“暴”

在农村中流传着不少“暴”的说法(读保)。如三月初三的田鸡暴、春雪暴等。从时间上说,一年四季都有“暴”。所谓“暴”,就是在这一天或前后一二天有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

“暴”大致分三种,一种是以大气韵律活动来对应的,如:春雪暴;一种是以农历日期来定名的,如三月初三田鸡暴,九月初九重阳暴;一种是以农时节气来命名的,如:处暑暴、夏至三期谢秧暴,谷雨前后的芥菜黄梅小鸭暴等。

以大气韵律活动来对应的暴,对应的日期有30天、60天、90天、120天,最长时间可达240 天。其中以120天这个对应日期效果最好,天气变化过程最为剧烈。

以农历日期来固定的暴,如田鸡暴、重阳暴、端阳暴、正月二十落灯暴、八月初三潮神暴等,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如三月初三田鸡暴,不管哪一年在或前或后的一二天,总会有一次风雨过程。因为农历三月初三前后正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的时候,蛰伏在土穴中的动物已苏醒出洞,若正好遇上闷热雷雨天气,田野中就会蛙声四起,所以农民称之为“田鸡暴”。

以农时节气来命名的暴,如老少皆知的处暑暴。处暑在8月23日,这时正是由盛夏转入初秋天气的过渡阶段,台风、暴雨、雷雨的机会很多,所以处暑前后刮大风、下大雨的可能性很大,农民称之为“处暑暴”。

在崇明流传的暴,一年中大约有近20个。暴是一种自然现象,过去由于群众缺乏科学知识,无法解释这种天气现象,于是有些暴就带上一些迷信色彩,如民间流传八月初三的潮神暴,以为是海神在发脾气。当然对大气韵律活动所引起的天气变化现象,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弄清原因,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泥鳅打桩,雨来风狂

动物由它们自己的活动规律与习性。在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它们的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异常的变化。泥鳅在正常天气时,多数时间会沉在水底,如果它在水中竖起,身体垂直,或剧烈翻滚,甚至将头伸出水面,预示大风大雨将至。这是因为天气变化时,由于气压下降,湿度升高,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它的需要,便浮出水面来呼吸。所以民间有“泥鳅打桩,雨来风狂”的谚语。

其实还有很多小动物,如蚂蚁、蚯蚓、乌龟、蛇类、蟾蜍、青蛙、蝼蛄、蜻蜓及飞禽、家畜等都有自己对自然界变化的感觉,它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本能的反应,例如蜘蛛在晴天回来吐丝张网捕食昆虫。当天气转阴雨时,气压下降,湿度增大,蛛丝沾上了水分粘不住物体,自身的吐丝器也吐不出丝毫来了,于是它会把网收起来,躲在安全的地方。而当天气转晴,空气的湿度下降,它的吐丝器由可以畅通吐丝了,它就会又出来工作了。所以农谚“蜘蛛张网天色晴,蜘蛛收网天落雨”就是这个道理。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摸索出动物活动异常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未完待续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编 辑: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