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基因敲除技术 拼多多助力1元10刀

客服   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专家介绍,目前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防止新生儿患上艾滋病,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

即便是体外受精,也可以把精子、卵子进行彻底清除,达到不被感染的目的。如果是已经怀孕的妇女感染了HIV,在其生产和怀孕过程中亦可通过药物,使病毒传播几率降到1%以下。

焦点六

敲除基因,人体会面临什么风险?

敲除基因预防艾滋病不科学,那么失去这个基因后,出生的婴儿会面临什么问题?

吴森分析,人体含有2万多个基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基因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坏掉某个基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潜在影响。

“从现有文献看,CCR5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应分子;不仅抗病毒,还有抗肿瘤的功能。”张林琦强调,鉴于CCR5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把它敲除确实会对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此外,包括对心血管的影响、感染情况下是否对感染其他病毒有负面效应,这些都有待研究。

对于两个或已被实施手术的孩子,高正良认为,即便加大对他们的后续观察和检测,就目前的医学程度而言,还无法检测孩子正常与否,其将面临怎样的风险也无法预估。

焦点七

“疯狂”背后有哪些反思?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能做出这种突破底线的举动?“疯狂”的背后又给我们留下哪些反思?

在吴森看来,过去,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技术操作难度很高基因敲除技术,效率也比较低。现在由于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基因编辑的效率大大提高,很多实验室都能掌握这样的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门槛降低,更凸显了政府或相关部门监管的必要性;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基因敲除技术,并细化各项规定,防范这种技术被滥用。”他强调,任何企图进行“基因编辑人类婴儿”的举动必须马上禁止,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但吴森同时指出,此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对于整个基因编辑领域来说属于个例,不应为此影响到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希望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更加严格的实验伦理审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让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百姓。”吴森说。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